2018/1/30
2017/3/6
滿州里德社區茅草亭重建紀錄
2016年9月中旬,莫蘭蒂颱風親臨直撲屏東滿州,
使得里德社區原本欣欣向榮的有機菜園,
及具有古早味的茅草亭無以招架,一一撲握臣服。
社區夥伴不捨昔日大家齊心耕耘的榮景,已如廢墟,
因此在社區會議上共同決議再造,
就地重建社區接待賓客的茅草亭,以及社區農事體驗的無毒菜園!
滿州里德社區茅草亭重建紀錄片
攝影‧剪輯:許麗善
執行製作:許麗善
監製: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
(1)立柱上樑割茅草剖竹片
(2)蓋屋頂訪談尾結
使得里德社區原本欣欣向榮的有機菜園,
及具有古早味的茅草亭無以招架,一一撲握臣服。
社區夥伴不捨昔日大家齊心耕耘的榮景,已如廢墟,
因此在社區會議上共同決議再造,
就地重建社區接待賓客的茅草亭,以及社區農事體驗的無毒菜園!
滿州里德社區茅草亭重建紀錄片
攝影‧剪輯:許麗善
執行製作:許麗善
監製: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
(1)立柱上樑割茅草剖竹片
(2)蓋屋頂訪談尾結
2017/1/9
半島海角生態行─2016恆春半島生態旅遊
墾丁國家公園,位於台灣最南端的恆春半島,有著豐富的自然生態和人文風情,在地的各社區數年來發展生態旅遊,累積亮眼的成績,讓為數眾多的遊客注意到這片半島海角的生態之美。
這裡有保留珍貴高位珊瑚礁森林的社頂、被梅花鹿與青翠草原包圍的水蛙窟、以有機稻聞名的龍水、以潮間帶生態為代表的大光,而滿州鄉的里德則以灰面鵟鷹等稀有鷹類最具盛名、港口以陸蟹生態最吸引人、還有南仁山與永靖的門馬羅山景致,讓來自各地的遊客,看見恆春半島的另類活力。
這是有別於傳統旅遊的方式,卻最能深度認識墾丁,透過生態旅遊,遊客們可以從社區解說員的導覽中,深度瞭解在地文化和自然生態。
在發展社區生態旅遊的過程,其實經歷了許多困難與阻礙,在每位參與者的努力付出下,才建立起今日繁碩的成果。
監製發行: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
執行策畫:里山生態有限公司
錄製剪輯:八藝傳播有限公司
影片網址:https://youtu.be/5XRp4dul3zE
這裡有保留珍貴高位珊瑚礁森林的社頂、被梅花鹿與青翠草原包圍的水蛙窟、以有機稻聞名的龍水、以潮間帶生態為代表的大光,而滿州鄉的里德則以灰面鵟鷹等稀有鷹類最具盛名、港口以陸蟹生態最吸引人、還有南仁山與永靖的門馬羅山景致,讓來自各地的遊客,看見恆春半島的另類活力。
這是有別於傳統旅遊的方式,卻最能深度認識墾丁,透過生態旅遊,遊客們可以從社區解說員的導覽中,深度瞭解在地文化和自然生態。
在發展社區生態旅遊的過程,其實經歷了許多困難與阻礙,在每位參與者的努力付出下,才建立起今日繁碩的成果。
監製發行: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
執行策畫:里山生態有限公司
錄製剪輯:八藝傳播有限公司
影片網址:https://youtu.be/5XRp4dul3zE
2016/12/10
2016/10/6
2016 駐村藝術家花絮
2016/9/22
2016莫蘭蒂颱風亂亂吹
這次莫蘭蒂颱風帶給恆春半島的災情真的很嚴重,
部分地區至今還在停電停水中,
因此社區遊程有的被迫暫時取消或延後開始提供服務,
造成不便,敬請見諒!
請大家放心,社區夥伴正在努力重建整理家園和環境,
和自然生態一樣,可以復原的!
部分地區至今還在停電停水中,
因此社區遊程有的被迫暫時取消或延後開始提供服務,
造成不便,敬請見諒!
請大家放心,社區夥伴正在努力重建整理家園和環境,
和自然生態一樣,可以復原的!
【各社區生態遊程服務情況】
墾丁社頂部落 - 9/23再開始接受預約
水蛙窟生態社區 - 預計10月中
龍水社區生態旅遊 - 已開始提供服務
大光社區生態旅遊 - 已開始提供服務(辦公室因為沒電,鐵皮屋掀起來尚未能整修,看起來較不雅觀)
里德生態旅遊 - 已開始提供服務
屏東縣滿州鄉生態旅遊觀光促進會 - 南仁山9月休園,10月開始提供遊程服務
滿州鄉永靖社區-射麻裡生態旅遊 - 手機電信尚未有訊號
滿州港口社區生態旅遊 - 遊程已開始提供服務,白榕園需9/23再開始接受預約
墾丁社頂部落 - 9/23再開始接受預約
水蛙窟生態社區 - 預計10月中
龍水社區生態旅遊 - 已開始提供服務
大光社區生態旅遊 - 已開始提供服務(辦公室因為沒電,鐵皮屋掀起來尚未能整修,看起來較不雅觀)
里德生態旅遊 - 已開始提供服務
屏東縣滿州鄉生態旅遊觀光促進會 - 南仁山9月休園,10月開始提供遊程服務
滿州鄉永靖社區-射麻裡生態旅遊 - 手機電信尚未有訊號
滿州港口社區生態旅遊 - 遊程已開始提供服務,白榕園需9/23再開始接受預約
(照片由各社區和南島社區生態旅遊提供)
2016/1/21
2016/1/20
2016/1/19
【里德社區】發現感動的瞬間
文/李瑞良
平常在生活中、腳下、路邊出現再平凡不過的枯藤老樹,
經由里德社區的夥伴巧思打造琢磨之後,
這些本來沒用的東西,
搖身一變成了價值不斐的手工藝品,
讓人體會到這些物品所帶來的,
並非是作品本身價格的多寡,
而是一份來是心靈中久違的感動。
平常在生活中、腳下、路邊出現再平凡不過的枯藤老樹,
經由里德社區的夥伴巧思打造琢磨之後,
這些本來沒用的東西,
搖身一變成了價值不斐的手工藝品,
讓人體會到這些物品所帶來的,
並非是作品本身價格的多寡,
而是一份來是心靈中久違的感動。
2016/1/17
【里德社區】曾陪伴我們走過歲月留下的痕跡
文/李瑞良
里德社區有個陳年未修繕的公佈欄,
每天站在那裡,風吹日曬,逐漸老舊,
曾幾何時,有誰會再想起來,
在過去的歲月中,張貼在它身上那些文宣、以及廣告,
都是讓我們感動或氣憤的來源,
隨著時代的變遷,
也許,它的功能早已不是哪麼重要了,
但,它的存在卻有著某種意義的代表;
里德社區有個陳年未修繕的公佈欄,
每天站在那裡,風吹日曬,逐漸老舊,
曾幾何時,有誰會再想起來,
在過去的歲月中,張貼在它身上那些文宣、以及廣告,
都是讓我們感動或氣憤的來源,
隨著時代的變遷,
也許,它的功能早已不是哪麼重要了,
但,它的存在卻有著某種意義的代表;
2015/10/14
港口社區的冒險故事
今年首度舉辦徵求駐村藝術家作品活動的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,除了駐村於里德社區的藝術家─陳錦輝,還有另一位駐村漁港口社區的蔡宜樺。
有多次藝術展演經驗的蔡宜樺,是第一次以駐村藝術家身分進入到社區創作藝術作品。在駐村繪畫期間,常有社區居民路過停下來觀
有多次藝術展演經驗的蔡宜樺,是第一次以駐村藝術家身分進入到社區創作藝術作品。在駐村繪畫期間,常有社區居民路過停下來觀
2015/10/12
里德社區+駐村藝術家=噗攏共打擊樂團
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今年首度舉辦徵求駐村藝術家作品活動,獲選駐村於里德社區的藝術家─陳錦輝,擁有豐富的駐村經驗,擅長利用泥土、自然素材和回收材料創作藝術作品,本身和老婆就在新竹南埔社區以打擊樂劇團進行社區營造。
這次駐村作品,構想來自於恆春半島冬天的強勁落山風,將撿拾回來的浮球、漂流木和保麗龍等各種海邊廢棄物,並
這次駐村作品,構想來自於恆春半島冬天的強勁落山風,將撿拾回來的浮球、漂流木和保麗龍等各種海邊廢棄物,並
2015/9/19
【龍水社區】漂鳥難忘恆春味 盼如候鳥年年歸
「打工換宿」這個詞,已經存在每個人心中很久了,很多人參與打工換宿,無非是想在一段短短的時間內,換個生活環境,體驗不一樣人、事、物,學點不一樣的事情,讓自己有充足的時間可以好好調整自己,認識自己。
但是,多數人都是打完工、換完宿,走了之後......打工者變回了客人,宿主變回了老闆,大家又回到了兩條平行線上了,這段生活就是生命中的一個回憶。
但是,也有不一樣的人哦!!
去年(2014)參加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舉辦的「出走到墾丁-漂鳥的人生微旅行」活動到
訂閱:
文章 (Atom)